查看原文
其他

合。

中国意识的现代化 誰最中國 2024年09月20日 16:00


前言。

如果用一个字来正本清源,叙述什么是中国文化,无疑“合”这个字最合适。“合”这个字,即是解开中国文化所有秘密的一把钥匙;也是让思想意识重新回归东方的一条路径;

同时,也是让所有对中国文化质疑之声、误解之声消失,让一切文化上、艺术上、美学上、设计上的乱象,重新找回自己思想上意识上的底层逻辑。

“合”这个字,很久之前就想写它,但写几次,均觉得难以下笔,因为它的信息量太大了,它不仅牵扯到东方文化的起源,东西方文化的对比,也涉及人与「神」之间的关系。为何中国缺乏宗教信仰?为何中国缺乏哲学家,却盛产思想家?为何当代的中国缺乏大师级的人?同时,又为何当代中国在文化、美学、设计、艺术上寸步难行?总之,大众对中国文化的种种误解,均在这个“合”字上面。读懂这个合字,便真正开始读懂中国文化了。



天地与我并生,万物与我为一。

在中国,有三本书非常重要,这便是《易经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。这三本书,在道家被称为“三玄”。

《易经》讲述的是“变化”之道,《老子》讲述的是“不变”之道。

《易经》讲是的“易”,“易”就是“变化”;《老子》讲的是“同”,“同”就是“不变”。故此,你可以把《老子》看作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设计之书。因为《老子》所讲述的「无」,就是设计的最高境界,「无」就是「道」。

随着你的深入挖掘,你会惊奇地发现,《易经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其实都在讲“合”。《易经》所讲的五行八卦是在讲“合”;《老子》所讲“道法自然”、“天人合一”、“道即是无”也是在讲“合”;《庄子》所讲的“独与天地之精神往来”,不知“庄周梦蝶”,还是“蝶梦庄周”,也是在讲“合”。

甚至是后续进入中国的佛教,其实也是在讲“合”。佛祖所说的:“我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现将它嘱咐与你”也是在讲“合”。除此之外,诸子百家的学说无论如何不同,相同的也都是在讲“合”。

因为,中国文化就是一种“和合”文化,这便是中国文化最大的秘密,而“合”就是解开中国文化所有秘密的一把钥匙。

老子说: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道生一,这个一,就是“合”,“合”就是“合一”,讲述的就是:“天地与我并生,万物与我为一”。故此,与其说中国文化是一种“和合”文化,不如说中国文化是“人与天地万物在“合”用一种意识的思想体系。东方的深处,便是“合”的深处。


无心,任其自然,以天地之心为心也。

木心说:“中国只有一个半哲学家,一个是老子,半个是庄子”。其实,中国不需要哲学,因为哲学是“人的思考和追问”。而我们需要的只是“思想”,因为我们真正需要追问的是“如何与天地万物进行合一”,追寻的是如何“归真与合一”。

不是我们的先祖不聪明,而是他们不屑于「那种」聪明。

当西方忙着用哲学提问自己:“我是谁,我从哪里来,我到哪里去”的时候,而我们却在提问:“什么是我”,我即天地,天地即我;无心,任其自然,以天地之心为心也。故老子用“无”的概念,模糊了我和天地,我和自然,我和山水,我和万物的的关系。庄子也在用“独与天地之精神往来”和不知“庄周梦蝶”还是“蝶梦庄周”,模糊我和天地,我和它物之间的关系。

老子更直接,庄子更婉约,故两个人一个便成了文化之祖,一个便成了美学之祖。“我和,我合”就成了中国思想最坚实的基点,在“和合”的思想下,其实中国文化只有两问,如何“归真”,如何“合一”。

故,后世之学多以“合”为基础,庄子的“独与天地之精神往来”,朱熹的“格物致知”,王阳明的“心即理”、“知行合一”、“致良知”,蔡元培的“用美学取代宗教”,都是以“合”为基点,

不过遗憾的是,从1919到如今,“合”的味道越来越淡薄,我们的思维意识中,已经没有“合”的概念了。

在西方“离”的思维下理解中国文化,自然不知东方文化的妙处。不知为何“合”的意识没有人再提及,从而导致我们的中医长期被骂......中国文化最精华的部分,被污蔑成迷信和玄学。

设计、美学、艺术与东方文化渐行渐远,乱象丛生,仿佛失去了自我,失去了精神。


人和万物在“合”用一种意识。

合,为“天地与我并生,万物与我为一”;合,为“无心,任其自然,以天地之心为心也”。‍

合,为“道法自然,天人合一”;合,为“道即是无,无就是道”。‍

合,为“见物知道,知道见心”;合,为“万法归一,一心本空”。‍

合,为“人能虚心,道自归之”;合,为“虚里藏真,无中生有”。‍

合,为“悟从此入,用之无穷”;合,为“无必生有,有必归无”。

合,为“一风所鸣,万籁皆应”;合,为“来古即今,来今即古”。

合,为“贵乎自然,道寓于物”;合,为“无非妄幻,以梦为实”。‍‍

合,为“虚中,渊心,歛神,止念,藏心于心而不见,混心于物,存神于无”。‍

合,为“无心,无我,无为,无相”;合,为“运而不息,用之无穷”。

合,为“我即天地,天地即我”;合,为“天地与我‘同’根,万物与我‘同’体”……‍

合,是“独与天地之精神往来”;合,是“气韵生动,行云流水”。

合,是“出神入化,炉火纯青”;合,是“格物致知,知行合一”。

合,是“心即理,致良知”;合,是在其中,是中医,是榫卯,是呼吸,是气韵,是精神,是能量,是韵律,是神性,是无意识……

倘若这些思想变成当代的美学意识,合,是“无”、是“空”、是“间”、是“微”、是“生”、是“气”,是“幽”、是“错”、是“息”、是“止”、是“瞬”……是你内心深处真正自由的“大逍遥”,是让你神清气爽精神恍惚的“大自在”,是你身心寂灭宛若新生的“大平静”。是你用于设计、美学、艺术那种神性之力,那种无意识之力,那种精神之力,那种混沌之力。

合,是创造一种本就不存在,但又觉得它本该如此的存在;合,是你无意识的体察和思考,并这些无意识的行为转化成可见设计、美学和艺术。‍

合,是你无意识、下意识的的愉悦和快乐,并把这些无意识、下意识的快乐合愉悦,带进到你的作品中。‍

合,好像在“意”之外,还有“气”的存在,而这种“气”便是天地的能量,万物的精神,自然的韵律,生命的诗意,与“气”合一,便仿佛能掌握这种力量。‍

合,便是在一个风景优美处建一所房子,不仅让风景更美,还可以让自己的心情变成风景;合,就是在山水间的“气眼”之上,建一座塔、建一个亭,建一所书院,让山水之间仿佛多了些精神。‍

合,是在地、在场、在其中,又不在其中;合,就是你懂得“气”之后可以为空间造心,为城市造心,为山水造心……

合,是用自己意识,设计别人的无意识;合,是在设计一种“合一”的状态,与空间的合一,与环境的合一,与精神的合一,与能量的合一,与情绪的合一,与无意识的合一,与不自觉的合一,与自然而然的合一。


是通往自己的路径。
师者,我也。因为:我即天地,天地即我;大师者,无我也。因为:道即是无,无就是道。
通往“自己”的路径是什么?是“天人合一”的“合”,是“天地与我并生,万物与我为一”的“一”,是“知行合一”的“合一”。合,绝非是思维逻辑清晰之“合”,而是身心意识和万物意识模糊之“合”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但不知什么时候,我们全体国民的“意识”里,早已经没有“合”的概念了。自然,当我们再次我们读到老子的“道生一”的时候,也不知道这个“一”,就是“合”,就是“合一”。
西方意识蜂拥而至,不断侵袭着我们的大脑,我们的意识,慢慢形成一种新的惯性:凡事均要讲科学、讲专业、讲西方的理论;讲柯布西耶,讲路易斯康;讲西方的艺术史、建筑史、设计史和美学史。
好像清晰的逻辑,是西方世界颁给你的“杰出荣誉勋章”;好像缜密的思维,是发达国家颁发给你的“优秀学生证书”。中国八大美院也成了这股风潮的推波助澜者,不去思考如何实现“东方意识的现代化”,为中国的设计、美学、艺术寻找东方性的底层逻辑和未来走向。反而借“国际化、现代化、当代化”之名,把东方的精神性,慢慢抹杀掉。
就这样,通往“自己”的路径,就这样断了。
失去“合”的意识,“文化中国”便不再是“文化中国”,“中国文化”便不再是“中国文化”。因为,在西方“离”的意识侵蚀下,我们的文化,已被慢慢肢解,慢慢分离,慢慢淡忘,甚至就连我们自己,也对它产生诸多误解……
在这种风气下,如果有人讲“中国文化”,同行就会报以轻蔑的目光,内心在骂你是老古董,询问你“设计”与“中国文化”有什么关系?
如果你谈“气”这个概念,他们便会不屑地说你:又在讲“玄学”;如果你在说中国文化需要实现“中国意识的现代化”,他们便会觉得你瞎操心,认为“东方的设计、美学、艺术只要实现国际化就行了”……‍
在根深蒂固、牢不可破西方“离”的意识下,你跟他们说什么都是不对的,他们早已经不知“和合”为何物。因为,科学早已经成了“宗教”,专业已然有了信徒。在“科学”和“专业”的加持下,见佛杀佛,遇神杀神。
但却不知,在东方的文化中:“神就是我们自己”。
西方的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,其实并不是中国人没有信仰。真正的原因是:我们“人”和“神”是合在一起的,无论道家,还是佛家都认为:神就是我们自己。
佛家把“对意识深处的‘空’性”当作神性,道家把“与天地万物合一的‘无’性”当作神性。西方的“人”和“神”是分离的,他们的哲学、文化、思维也是分离的;东方的“人”和“神”是合一的,我们的思想、文化、意识也是合一的。
故东方人的最高智慧,便是返璞归真,学会“神的思维”。
因为文化的起源就是老子所说的:“无心,任其自然,以天地之心为心也”。老子所说的“道法自然”、“天人合一”,就是让我们回到“意识诞生现场”,来吸取意识诞生时的“神性”。而回到意识诞生现场,就必须学会「无」,因为“无就是道,道就是无”。
通往自己的路径是什么?
是“一”,是道生一的“一”,是合一的“一”。故此,东方文化从来不是那种“否定过去的理论,而确定新的理论”的发展模式,而是,重新回到“一”,回到“合”。因为这时,既是过去,亦是现在,也是未来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合,是通往自己的路径,也是通往未来的路径。


是谁为你签的精神契约。
老子用五千多个字,一直在讲“无”,在讲“合”,在讲“同”,如果把这三个字连起来看,你会惊异的发现:无合同。
好像有人用“无”,帮你签署一份精神契约和文化合同。‍‍‍‍‍‍
我们东方文化,是人与天地万物在“合”用一种意识的思想体系;而之所以可以“合”用,就是我们要抛弃掉“认知中的‘有’”,重新回归到“感知的‘无’”,利用“无我”、“无心”的状态,重新回到“意识的诞生现场”,来吸取意识诞生时的神性。
无就是道,道就是无。在这种意识状态下,我们就可以混心于物,以物观我,以物应心,与天地万物、与自然山水合一,合用一种“意识”。
于是,我们就学会了“神的思维”,“无我”就是“神我”,“无心”就是“神心”。在“无心”和“无我”的状态下,其实是不分“过去、现在、未来”的,因为在神我的状态下,来古即今,来今即古,它既是现在,也是远古人类意识诞生的现场,也是未来不变的基因,更是所有国人都能触动灵魂深处的感受,这就是“同”。
无合同,“没有”一份“合同”的签署,我们所有中国人却都要遵守这份“文化契约”和“精神契约”,是因为帮助你签署的是神明、是神灵、是神性。
而这种签署的过程,被称为“玄同”,《老子》:“塞其兑,闭其门,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、同其尘,是谓玄同”,而“同”就是:“身上之心,心中之性,性中之神”,这三者不可以仅仅说说,而是要让这三者,混而为一,这“一”便是“合”。
《道德经》其实是中国第一本设计之书,因为设计所有的底层逻辑,在这本书中都有呈现,只是现代的人,多数的读不懂,但你若有用“无”、用“合”、用“同”的意识来读取,便可轻松读会,渐渐明了。‍‍‍‍
为何如今的中国缺乏大师?最根本的核心就是:“没有学会‘神’的思维;作品中没有‘神’性;不会用‘无合同’,来唤醒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隐藏的‘神’性需求”。而这一切均是感知的觉性还没有苏醒,自然,自觉,自悟,自察还没有被唤醒,还没有学会以“无我”观“真我”。没有“天线”接收“信号”的人,永远成不了大师。
合一,方可寻道;合一,方可归真;合一,方可让觉性渐渐苏醒。


《東方的深處》板塊預告:
曾经读过一个特别美好的故事,叫做《一路芬芳》:在80年代,有一个邮递员长期走一条路到乡下送信。刚开始,他也厌倦这种日复一日的工作,觉得很无趣。后来他转念一想,如何让这种“无趣”变得“有趣”。有一天,他忽然想到一个主意:“让他长期走的这条路开满鲜花”。于是,他就购买了一些花的种子,在他每天去乡下送信的路上,就把花的种子撒在路边……两年去过了,原先那条尘土飞扬的路上,渐渐开满了鲜花,而他不仅留下一路芬芳,也留下喜悦的心情……
受这个故事的影响,在与朋友聊天时,忽然想把《先》的第二个板块叫做《东方的深处》。邀请自己身边那些可以留下一路芬芳的,身处东方深处的“大咖”,来一起来撑起《东方的深处》这个视频板块。
路径,东方的深处,这个名字本身就是通往东方深处的一条路径。‍‍‍‍
而之所以选择以“茶道、器皿、花艺、音乐、美食、空间……”因为每一个东方技艺,都是通往东方深处的路径。而集合这样的“大家”,更是每一个人,都是通往东方深处的路径……
《东方的深处》要实现的核心是什么?——觉性的觉醒。‍‍
在通往东方深处的路径上,“自觉性”的觉性觉醒,是最关键的。“觉性的觉醒”不只是“内观”就可以,还需要一种“合一的技能”,通过这种“知行合一”的方式,把自觉性挖掘出来,才可以到达精神的彼岸。
花也好,器也好,茶也好,琴也好,空间也好,只有与之“合一”,才会慢慢实现“觉性的觉醒”。
无合同,“无”就是道,“合”就是道生一,“同”就是天地玄同。无合同,就是你的“身上之心,心中之性,性中之神”帮助你签了一份文化企业和精神契约,来让你走近《东方的深处》,开启你的“觉性的觉醒”。
无论,你是治愈自己也好,愉悦自己也好,或者通过这份关注,让自己走通在设计、美学、艺术、空间、建筑等东方性之路,均可长期关注。我们也会尝试着邀请茶道、器皿、花艺、音乐、空间的大佬,开设线下课程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这是一个“共建”的组织,你想在《东方的深处》得到什么,均可以给我们留言,有机会我们将邀请您一起进入《东方的深处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主編|海豐 
 图片|石竹斋
更多精彩内容(点击图片进入)👇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誰最中國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选择留言身份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